日前,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因其在科学与政策交叉领域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该类别奖项。
近年来,青海在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推动光伏治沙,让曾是不毛之地的戈壁荒滩成为光伏产业聚集的“金窝窝”。
中国不仅有效改善了本国的生态环境,还积极推动国际防沙治沙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挑战树立典范。
近期,在沙特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COP16大会,三北局负责人在“中国绿色长城走向世界”边会中发表《建设绿色长城 守护美丽家园》的主旨报告,向国际社会介绍“三北”工程建设“六大经验”,得到与会人士的高度认可。
近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落下帷幕。在13天的会程中,大会通过了旨在提升全球土地保护与抗旱能力的39项决议文件,为国际社会携手防治荒漠化规划了新蓝图。此外,大会期间中国等参会国家分享的荒漠化防治机制与技术,也为人类与荒漠化斗争增添了宝贵经验。
中国人民艰苦卓绝、久久为功的防沙治沙故事深深打动世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两次授予中国“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认为“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
11月28日,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于田县,随着最后一棵玫瑰花苗种下,长达285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顺利实现“锁边合龙”。如今,这条3046公里长的“绿色围脖”终于织完。
日前,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卢琦研究员团队在《科学通报》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定量刻画了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现状,阐明了过去120年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的演变规律,预测了未来30年的变化趋势。研究预测,未来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面积将减少,并且维持较低的排放强度对减少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的面积至关重要。
在近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受国务院委托,报告了防沙治沙工作情况。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防沙治沙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整体好转、改善加速”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两次授予我国“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称赞“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日前,《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在线发表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中国东部沙地温带稀树草原的分布与制图》。这项成果首次摸清了我国东部沙地温带稀树草原分布,绘制了我国东部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温带稀树草原空间分布图,为该地区的生态系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